小龙虾的起源
虽然小龙虾现在是中国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肴,但它最初并不是中国的物种。小龙虾的原产地是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由日本于1918年引进作为牛蛙的饲料。大约两年后,小龙虾被引入中国,最早的养殖地在南京附近。
有趣的是,在日本,小龙虾最初被称作克氏螯虾,是经过一系列基因改造后才被引进中国的。这些改造后的小龙虾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在含矿物质和有毒物质的水体中,使其能够在各种污染环境中生存。
小龙虾的适应能力强
小龙虾能够适应各种污染环境,得益于它良好的排毒减毒机制。它可以将重金属转移到外壳,然后通过不断蜕皮把毒素转移出体内。这正是它可以耐受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之一。
研究显示,重金属大多集中在小龙虾的外壳、内脏和虾鳃中。对于只吃虾肉的人来说,它让人重金属中毒的可能性较小。
小龙虾的品种
小龙虾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虾,学名叫
Procambarusclarkii
,是一种淡水虾。它和龙虾有亲戚关系,分类学上它们都是十足目,龙虾是龙虾科、正螯虾科或拟螯虾科,而小龙虾则是蝲蛄科。因此,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小龙虾也被直接称为蝲蛄。
小龙虾的形态特征
- 成体长约 5.6~11.9 厘米,整体颜色为红色、红棕色或粉红色。
- 背部为酱暗红色,两侧为粉红色,带有橘黄色或白色的斑点。
- 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
- 螯狭长,暗红色与黑色,有亮桔红色或微红色结节。
- 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
- 头部有触须 3 对,其中一对特别粗长,比体长长约 1/3。
- 胸部有步p>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