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我们的疫后经济在逐步复苏,这个复苏的过程是有曲折的,但总体上还是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但近期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着日益增大的总需求水平下降的压力,GDP平减指数已经连续7个季度处于负增长。我还没有做过统计研究,不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有没有过这种现象,至少是非常少见的。8月初步的数据也表明,消费、投资、就业等重要数据都出现了明显放缓乃至收缩的迹象。
所以,现在宏观经济总需求不足是个基本的事实,这点应该是没有争议的。在总需求明显不足的情况下,采取刺激政策也是一个常识。
但应该把总需求不足带来的问题与总需求的起因区别开来。比如就业、财政,包括消费,有些地方债务风险的加大,很大程度上是总需求不足以后才带来的问题,但总需求不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这两个问题是不一样的。
所以,尤其要理清楚什么原因导致的总需求不足,否则即便采取刺激政策也难以见效,甚至不是解决而是加剧了问题,更重要的是会贻误时机,因为这个时机很重要。
中国经济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
我想讲个大的分析框架,中国经济已经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三十多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这个增长是东亚追赶型经济体,像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等都经历过类似的增长。
但这样高速增长是有尽头的,中国经济低收入者的比重相对比较高;另一种结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比较高,低收入群体比重比较低。我这里说一下高收入阶层,高收入阶层实际人很少,人数上来讲,中等收入群体我们是比较强调的。中等收入群体比较高,低收入群体比较低的结构,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橄榄形结构。
这两个概念是什么关系呢?历史需求峰值决定了高速向中速的转折点,这个峰值达到以后,这个转折点或拐点就出现了,但需求结构决定了转折点以后,中速增长的时间程度,就是这个转折点出现以后,你能维持多长时间的中速增长,与这个需求结构有非常大的关系。
在这个转折点之前,也就是历史需求峰值之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