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我国最新的生物入侵者-威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的隐患 (揭秘我国最新新闻事件)

威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的隐患
外来入侵种:生态系统中的隐形杀手

内伶仃岛的绿色浩劫:薇甘菊横行

深圳西南海面的内伶仃岛,曾以其郁郁葱葱的植被而闻名,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的肆虐。这种植物杀手迅速蔓延,已成不可阻挡之势。

昔日的岛屿绿荫如盖,如今却布满了薇甘菊的黑色藤蔓,宛如一张巨网,笼罩在荔枝树、芭蕉树和相思树上。阳光无法穿透这层密不透风的藤网,树木逐渐枯萎死亡。鲜花和绿草也因无法呼吸到新鲜空气而凋零,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内伶仃岛的绿色天堂正被薇甘菊毁于一旦。

薇甘菊原产于中、南美洲,80 年代传入东南亚,给经济作物种植者造成了巨大损失。90 年代初,它登陆了海南岛,几年后抵达深圳,在宝安一片 4000 亩的人工山林中,几乎 80% 的山林遭到了薇甘菊的蹂躏,其中杉树林和山顶更是被薇甘菊完全覆盖。

外来物种的入侵:朋友还是敌人?

一百多年前,有人将 20 多只英国的家兔带到澳大利亚饲养。一次火灾中,兔舍被毁,幸存的家兔逃到荒野中。由于澳大利亚的气候适宜,再加上缺少天敌,这些野兔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与绵羊争夺食物,破坏草原植被,给畜牧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近年来,南美洲的薇甘菊也登陆了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在温暖多雨的气候条件下迅速蔓延。荔枝树、香蕉园和葱郁的丘陵原野很快被薇甘菊占据。这些入侵者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夺走本应属于它们的阳光和养分,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千万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为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了天然的隔离屏障。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这些屏障的作用逐渐减弱。在人类的帮助下,外来物种远涉重洋,到达新的生境和栖息地,繁衍扩散。它们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呢?

食人鲳入侵带来的警示

2003 年初,北京海洋馆展出了经过处理的食人鲳。不久前,食人鲳曾是人们争相参观的热宠,它们撕扯活鱼的景象让无数人心惊胆战,号称水中狼族。但此刻,它们却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冰柜中,睁着无望的双眼。

关于食人鲳的报道随着它们的沉寂而逐渐低落。制造轰动的始作俑者虽已沉寂,关于外来入侵种的思考却不会随之停止。人们为什么对它们如此敬畏,甚至都不容它们生活在小小的水族箱内,难道仅仅是因为它们生性残暴吗?

海洋馆的负责人表示,食人鲳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在中国本土并没有天敌。体质强壮、对水质要求不严格的食人鲳,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很容易找到适宜繁殖生长的水体。一旦流入自然水域,必将打破现有的生物链,威胁土著鱼类的生存,就像侵略者入侵一样,对生态的破坏不堪设想。

外来入侵种离我们有多远?

我们曾以为,像薇甘菊、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和麦穗鱼这样的外来入侵种,离我们还很遥远。食人鲳尖牙利齿的形象深入人心,而太湖银鱼长不盈指,又如何能造成毁灭性的生态打击呢?

小龙虾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它们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墨西哥,后向北美扩散,给美国五大湖泊的渔业生产和堤坝造成了极大威胁。上世纪 20 至 30 年代,小龙虾经由日本进入我国南京地区,随后在江浙一带迅速繁衍,对当地的鱼类、甲壳类和水生植物极具威胁。它们会在水稻田堤坝上挖洞筑穴,现在已经在洞庭湖大量繁殖,威胁到堤坝设施。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吴岷博士指出,曾经活跃在人们餐桌上的福寿螺和白玉蜗牛,在初期都是作为高蛋白食物引入我国并大力推广的。由于市场原因,它们被大量遗弃或逃逸,现在已经侵入农田和自然系统,成为农作物、蔬菜和生态系统的有害生物。原来,外来入侵种已经到了我们的嘴巴前面。

吴岷博士还提到,除了农业、林业和渔业中已被作为病虫害控制对象的入侵种,还有许多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潜在威胁。这些入侵种可能通过携带病原体、改变生态系统结构或与当地物种竞争而对我国的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应对外来入侵种的挑战

应对外来入侵种的挑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

加强边境检疫和物种引进管理
提高公众 awareness,普及外来入侵种的相关知识
加强对已入侵物种的监测和控制
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入侵种的防治途径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外来入侵种带来的威胁

保护我国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需要我们在外来入侵种的管理上保持警惕。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我们可以防止这些生态杀手对我们的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更大的破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